倪涛涛
摘 要:以我国矿业大学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426名在校本科生为研讨样本,经过访谈法、问卷查询法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教育进行研讨,剖析得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弱化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教育新方法。
要害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社会职责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8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大纲(2010-2020年)》指出,高校教育要将进步学生效劳国家、公民的社会职责认识列入新形势下教育开展的重要战略。新媒体年代,清晰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实际内在,剖析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现状及其弱化的原因,进而立异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教育方法,关于高校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含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查询
(一)概念界定
新媒体是新的技能支撑系统下呈现的媒体形状,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播送、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接触媒体等[1]。新媒体环境就是相关于传统媒体(四大传统媒体:播送、电视、报刊、野外)的新的信息传达坏境。
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感是指大学生在年代布景下所构成的对自我、对国家、对民族、对团体、对别人承当职责,实行義务的自觉认识和情感体会[2]。
(二)问题提出
访谈查询成果标明,高达60.3%的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职责感的培养,作用却差强人意;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主阵地,但面对的现状是讲堂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不受学生欢迎,一起实践教育环节缺少立异;更有超越79.1%的大学生严峻忽视了在职责感培养中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本研讨以我国矿业大学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426名在校本科生为样本,运用实证研讨办法,探究处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查询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现状。
问题2:剖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弱化原因。
问题3: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培养途径。
(三)问卷规划
问卷分为两部分,榜首部分为被查询者根本情况,主要为年级、性别、专业等;第二部分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是在广泛参阅了国内外相关研讨文献基础上,依据前期完结的访谈,自编构成,包含家庭职责感、学校职责感、社会职责感、自我职责感四个维度,分红24个丈量项目,结合相关范畴教师们的修改定见,屡次点评修订调整后,终究构成问卷。其间问卷A面向在校大学生,问卷B面向以大学生家长为主的社会集体。归纳点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查询现状,剖析其弱化原因。
选用Likert式5点量表对问卷查询进行剖析点评,采纳匿名方法,由我国矿业大学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填写。
(四)材料收集
本研讨数据收集选用电子邮件发放方法,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各选取100人作为丈量样本,以实证测度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合计发放问卷500份,有用收回的问卷数为426份(85.2%)。其间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份额根本为1∶1。抽样全体契合正常规则。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现状剖析
(一)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全体水平不高
查询成果标明,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全体水平是不高的,均匀分为3.313分(满分5分),特别家庭职责感和学校职责感的得分相对较高,阐明家庭和学校在背负大学生职责感培养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人物。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弱化的体现
查询成果也标明,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呈现着弱化的趋势,特别是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弱化趋势不断加重,依据在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学生中的问卷查询发现,在获取新闻的途径,57.56%的学生挑选大型门户网站,27.64%的学生挑选QQ、上别人转载的新闻,5.34%的学生挑选学校橱窗、公告栏等传统媒体,9.46%的学生挑选其他非正式途径来获取新闻,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年代,人们阅读及收发信息的手法主要有、QQ、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原因主要是此类前言发送信息有低成本和高效性的特色,而大学生思维活跃且乐于活跃测验新鲜的事物,所以他们必然会成为网络新媒体的用户大军。与此一起,网络的飞速开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坏处。例如,网络上存在许多不道德的行为,传达分散风格低下的影音图片和不健康的信息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正是这种存在不良信息的网络空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持续性潜移默化的影响[3]。还比方,运用网络和手机的信息途径施行违法的行为,和国外比较我国关于网络违法的立法作业的重视和起步相对较晚,没有完善健全的法令系统的限制,大学生又归于本身法令本质相对单薄的集体,关于法令法规中有关新媒体的内容仅仅略懂一二,有的乃至彻底不明白。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集体,其间不乏特性鲁莽激动之人,一旦他们忽视了身边别人和社会的权益,经过新媒体传达并不事实的不良言辞,混淆视听、蛊惑人心,导致社会安稳呈现危机,更有甚者还严峻打乱别人的日常日子和侵略别人隐私。关于这些不负职责的恶行,反映出来的是大学生集体中的某些人缺少社会职责感以及自控才能低劣等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弱化的
原因剖析
本研讨在对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进行探究性因子剖析过程中,在判别量表能否到达做因子剖析的条件时,对量表进行Bartletts与KMO查验。查验成果标明,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的KMO为0.877,到达做因子剖析的条件。
表1 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KMO与Bartletts查验
依据主成分萃取法,设定指定因子数目情况下,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因子剖析,抽取了4个要害因子,合计22个项目,重命名了4个因子:家庭职责感、学校职责感、社会职责感、自我职责感;累计解说变异量别离到达70.917%。从大学生社会职责感量表要素抽取的内容来看,本研讨的丈量构思到达预期想象。
Cronbachs a值是衡量查验量表项目内部一致性的目标,其值越大则表明信度越高,阐明此量表越安稳,详细查验成果详见表2。查验成果标明,本研讨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
表2 Cronbach's Alpha系数表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培养——优化学校环境
实证研讨成果标明,根据人生的特定时间段、日子特征、新媒体环境的冲击等要素,在大学生的职责感培养中背负最重要人物的毫无疑问是学校。作为有必要背负起职责的高校,不管是在榜首讲堂仍是第二讲堂,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教育都应是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咱们应该运用网络带来的优点,尽力敷衍随之而来的坏处,尽可能发掘网络作为社会职责感教育的新式载体和途径,改动观念、立异办法,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教育的机制,趋利避害,真实含义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职责认识,将教育的实效性落到实处。
(一)创立新媒体途径,鼓舞师生一起参加,完成
更有用的互动沟通
在2000年9月,教育部从前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维政治教育进网络作业的若干定见》,其间提出:“要建造好融思维性、知识性、趣味性、效劳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活跃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维政治教育活动,构成网上网下思维政治教育的合力。”[4]大学生普遍认为,思维政治教育类网站不只存在内容单调乏味且說教性强、缺少互动等坏处,并且缺少有关于本身学习以及效劳性方面的内容,因而这类“单调”的教育类网站很难取得大学生集体的重视。结合新媒体环境的布景以及学院学生本身特色,学院制订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立异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作业”的作业方案,方案中说到“新方法下,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作业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立异教育方法,安身学校网站,充沛掌握学生广泛运用、微博等新式媒体的关键,建造以传统教育方法和新媒体为教育载体,立异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作业为主线的教育新路线”。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制造“芳华力建——学生作业在线”网站,将学院学生日常办理和教育作业分为“团学社刊”“学生党建”“力建之星”“时政热门”等板块,便利学生快速快捷获取信息,一起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近距离的互动沟通,在“芳华力建——学生作业在线”网站上增设学生留言板块,随时随地向相关教师咨询,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重视学院网站的活跃性。学院创立“芳华力建”大众途径,分为时势要闻、身边新鲜事、身边典范等板块,靠近青年,效劳青年,途径现在重视学生达2576人,每天按板块为学生推送宣扬信息。除此之外,学院思维政治教师都具有自己的微博,树立班级、年级QQ群,培养具有杰出思维政治本质的学生为办理员,打造活跃健康的群文明;树立年级、班级“博客群”,辅导员班主任引导学生沟通学习心得体会,共享日子感触感触,就学生之间、学校和社会范畴发作的事情和热门问题沟通自己的定见和观念等,建立学校师生互动沟通的新媒体途径,进步学生新媒体学习的活跃性。
(二)发挥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主体位置,构成自我教育方式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定见》中说到:“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日子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集体等新式大学生安排的思维政治教育作业,选拔大学生主干参加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办理,发挥大学生本身的活跃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作用。”[5]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年级、班级QQ群、微博群,“芳华力建”大众途径等学生常用的新式媒体都是“辅导员领导下的学生担任制”,组成年级的自我办理委员会,经过揭露招聘、竞选辩论等公平公平的推举程序从学生干部中选拔出思维政治本质强、了解网络操作的学生组成年级“自管会”委员,拟定办理办法及考核办法,由学生自己运作办理这些新媒体途径,并托付他们作为“代表”时间重视大学生脍炙人口的各类媒体途径(贴吧、论坛、QQ空间、网站、博客),担任收集、收拾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的文章、言辞等,并经过剖析得出学生中的言辞意向和热门话题,及时向学校思维政治作业人员和学院领导反映情况。一起,可凭借他们的言辞途径,进行正面的言辞宣扬,例如,针对社会时势在新媒体途径发布、转发相关的旗帜鲜明的正面谈论或观念等方法,对大学生言辞空气产日子跃的影响,定时删去一些对社会调和安稳构成要挟的文章或许言辞,避免思维低俗、不文明、不健康的言辞呈现[6]。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用学生办理学生,让学生效劳学生,构成一整套自我教育方式,既训练了学生,也在学生中构成了文明的网络文明。
(三)优化社会职责感教育环境,用学校准则束缚
引导大学生
因为新媒体法令法规系统不健全,再加上大学生的法令认识淡漠,特别是特性鲁莽激动的大学生,简单忽视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权益,在新媒体途径上散播流言, 要挟社会安定,打乱个人正常日子和侵略个人隐私,他们自己思维上并未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危害。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从小日子在网络信息年代,网络日子占有了他们大部分日常日子,崇尚自在,考究特性,喜爱宣布自己特有的观念,宣泄心中不满,并且大多90后系独生子女,宣泄目标大多是微博、贴吧等网络途径,也简单被网络影响价值观,他们不光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觉得骄傲,有成就感。在大学学校里,在国家新媒体法令法规系统不健全情况下,有必要依托校规校纪束缚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我国矿业大学学生违纪处置法令(2014版)》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则:登录不合法网站,制造、仿制、发布、传达有信息;在网络上分布流言、鼓动不合法游行、聚会等集体性事情;作为网络BBS、论坛等网络途径的版主等办理人员在得知有网络不法用户运用其网络途径危害别人或安排的正当权益,但未及时采纳删去、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致使危害扩展。有此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和结果,给予严峻正告以上处置[7]。力学与修建工程学院将此规则在网站、QQ群、博客群、大众途径等新媒体上推送,加强学生合规合法运用新媒体的认识,用学校准则来束缚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
参阅文献:
[1]董金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世宝.职责教育研讨与辅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2.
[3]熊舒平.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研讨[D].长沙:湖南大学,20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定见[Z].中发[2004]16号文.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维政治教育进网络作业的若干定见[Z].2000-09-22.
[6]顾璟,范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7]我国矿业大学.我国矿业大学学生违纪处置法令:2014版[Z].2014-09.